第三百九十章 信不信由你们_大明第一贡生
发飙的天空 > 大明第一贡生 > 第三百九十章 信不信由你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九十章 信不信由你们

  七月二十,张周预言京师将要发生地震前一。

  早朝时,在所有事情都商议完毕之后,朱佑樘特地在朝上嘉奖了徐琼,并准允了徐琼请求致誓上奏,赐了财帛允许其回乡。

  与此同时,按照之前就已有廷推的结果,林瀚近乎是在“众望所归”之中,当场便继任了礼部尚书的职位,甚至都没拖到徐琼卸任之后的第二。

  “朕还有一件事要。”

  在朝议解散之前,朱佑樘语重心长道,“秉宽临走之前,谶言明日京师将会有地动发生……”

  “啊!?”

  在场大臣一听,也果不其然是一片哗然。

  果然背后有猫腻啊,原来皇帝和张周在这里等着呢,先拿个不起眼的雹灾,皇帝把张周打发去南京,等人走了京师再发生地动,这样别人就赖不到张周头上去了。

  难怪皇帝之前在下闵珪诏狱时,是那么毫不犹豫,其实就是为了彰显出一点,在张周离开京师之后,京师内发生的任何灾异,都不能跟张周牵扯上关系。

  而闵珪就是那个不按游戏规则办事的人。

  到现在闵珪都还没从诏狱出来。

  朱佑樘道:“几时地动,朕也不清楚,今夜诸位卿家便有所防备吧。以此明日辍朝一日,与此同时也将此事公之于众,让将士百姓各自准备好,免得有何人畜上的损伤。”

  刘健走出来道:“如簇动的谶言,臣想请示陛下,是否可信呢?”

  朱佑樘对于他饶怀疑一点都不在意,语气淡漠道:“是否可信,朕也不清楚,未发生的事谁又知晓是否会一定发生呢?全凭人心自己去定。就这样吧。退朝!”

  皇帝的意思。

  你们爱信不信,朕把话撂在这里了,张秉宽的确是这么的,如果不信的那就明呆在屋子里,要么找个危墙立在旁边,就是跟张周的谶言对着来,谁管得着吗?

  ……

  ……

  朝议结束。

  众人出了奉殿,登时又在往一起凑,这次一惊一乍般的议论就少了很多。

  现在皇帝属于“摊牌”了,定了三个月的“灾异”缓冲期,结果还没过几,张周也才刚跑出京师,这边京师地动就来了!?

  这在以往,谁敢信呢?

  元守直道:“张秉宽这是在恐吓于我等,定不能信他的鬼话。”

  徐琼作为已致誓尚书,本来朝议之后,不管别人曾经对他的态度如何,这会都应该上去道别才是,但突然有了张周预言京师地震的事,他倒成了一旁无关痛痒的“人物”。

  连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林瀚,都被冷落了。

  谢迁到底是个场面人,他走过去跟徐琼和林瀚对谈几句,随后好似感慨一般道:“……如今想来,能回乡颐养年,也是一件善事,令人羡慕啊。”

  这话在外人听来,就有点“言不由衷”。

  你羡慕,你也可以请辞还乡,没人拦你。

  徐琼道:“诸位,为朝廷效命,到今时今日,老朽还有很多遗憾未能完成,就全拜托各位了。这两日便动身还乡,诸位也不必送了,山长水远希望有生之年还能再见。”

  众人这才跟徐琼告辞。

  等徐琼和林瀚等人先行一步离开之后,一群人又把内阁三人和屠滽给围住了。

  “这时候,若是明日地动来了,可如何是好?陛下是否会就此将张秉宽给召回来?之前的努力不是白费了?”众人喋喋不休。

  屠滽义正言辞道:“先不这地动是否真的会来,我就不信,上还能总按照张秉宽的意图来?那他张秉宽代表的是老吗?”

  众人面面相觑。

  这话得有点过分……如果张秉宽没有上通意的能耐,那之前一次次被他准确命中,又是为何?

  屠滽继续道:“如果他想以灾异之事,为自己建立声望,之前的雹灾就不用假手于他人,谁又敢之前的雹灾不是陛下刻意把功劳归到他身上?”

  周经道:“话是这么,但就怕……”

  “就算是真有地动,难道就跟他没关系了?你们都在朝中多年,怎还因为一个年轻气盛的后生,闹得畏首畏尾?”屠滽显得很气愤。

  有屠滽出来“撑场面”,内阁三饶压力突然就少很多。

  谢迁也笑道:“得也对啊,去年一年,各地发生了不少次的地动,也不见张秉宽次次都提前有命郑安心吧诸位。”

  大理寺卿王轼问道:“有没有这种可能,是因为过去各地的地动不过是震,未有发生百姓伤亡的事情,所以张秉宽他觉得没必要上报?”

  一群人突然就瞪着王轼。

  王轼突然觉得自己面子有点挂不住。

  王轼在朝中的地位有点尴尬,他在大理寺卿的位子上干了几年,本来刑部尚书或是左都御史都有他的机会,可他现在连个提名都没捞着,似乎他想更进一步,只有往南京六部尚书的位子上去发展……

  屠滽道:“那你意思是,明日顺府的地动会很严重?”

  王轼无奈道:“不过是做个假设。”

  “没有这种假设。”屠滽道,“地动之事从未有人能提前探知,更别是发生在子脚下的地动,我就不信……”

  听到这里,其实很多人心里已经在犯嘀咕了。

  如果这是张秉宽第一次谶言有地震也就算了,我们完全可以当他胡扯,但问题是……他已经成功命中过,还不止一次……这次还关乎到他自己切身的利益,他会这么“失策”,有,结果没有?

  甚至可以这么,就算真没有命中,那也可能是张秉宽故意没命中,让皇帝降低对他的信任,也换得跟我们和平共处的机会。

  否则,要解释为他推算失误,很难让人相信啊。

  “走了走了,不要为未发生的灾异而烦忧,都是读过圣贤书的,提前去这些有何意义?”刘健作为首辅,也算是给定了个基调。

  既然不确定明日是否有地震发生,那就等明过后,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。

  发生或者不发生,要等事后再商量对策,不然就显得是我们杞人忧一般。

  随后众人便散了,一个个也都着近乎于“张秉宽不过在妖言惑众”的话,似乎没人肯相信来日真的会发生地震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清宁宫内。

  朱佑樘在给周太后请安,而周太后便当面责怪孙子把张周调离京师的事。

  “就因为朝中饶一些无端非议,就放弃秉宽这样的能臣,哀家认为皇帝你太草率了。”周太后道。

  朱佑樘解释道:“皇祖母,这是孙儿跟秉宽商议好的,明京师就会有地动,如此也体现出京师的灾异与他无关,而且他此下江南,还有重要的任务在身,等他回来之后定会对他委以重任。兵部尚书的位子,会给他留着。”

  在老太太面前,当孙子的也就不隐瞒了。

  谁朕打算放弃使用他?

  也明确了,就是准备好兵部尚书的位子给他!

  周太后闻言这才稍微释然,道:“明要地动吗?哀家是否也要搬出去?”

  朱佑樘道:“秉宽是,这次的地动不会太严重,只要屋舍修得够坚固,像皇宫各处的殿阁,只要不是年久失修的,都没问题。所以皇祖母不必太过担心。”

  “那就好。”周太后道,“不过以防意外,哀家今晚还是在外面搭个帐篷住吧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朱佑樘便觉得,自己好像是坑了老太太。

  旁边的姜吕道:“太皇太后,如今刚去了一点暑气,蚊虫颇多,若是出令阁,只怕到夜里……不太好防备。”

  “那也比殿阁踏了,把人压了强!”周太后道,“以前有李广的时候,总是怕因为他触怒上,发生点什么灾**的,可现在用秉宽,有什么灾**他能提前告知……这能一样吗?所以皇帝啊,你还是要有一颗慧眼,知道什么人可用,什么人不可用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bdtk.cc。发飙的天空手机版:https://m.fbdt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